首页

sm论坛视频在线1区

时间:2025-05-30 06:05:35 作者:两岸人士:岛内政治操弄无法撼动中华文化根基 浏览量:61839

 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朱贺 李雪峰)“文化岂是说‘去’就‘去’的?端午节临近,两岸同胞都要吃粽子,大陆有‘甜咸党’之争,台湾有南北粽之分,虽有差别但大同而小异,这正源于我们有共同的饮食传统,共同的文化寄托。”

  28日起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上,大陆文化学者蒙曼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。近年民进党当局不断操弄“去中国化”,试图割裂两岸文化连结,而参加本次峰会的两岸文化界人士普遍认为,从语言文字到饮食习俗再到宗教信仰,中华传统文化已深植于台湾社会,这一文化根基非政治操弄可动摇。

  蒙曼说,两岸有共同的历史和未来,如今外部挑战纷起,两岸更应携手应对。历史经验表明,最能团结人、引领人、安慰人的就是中华文化,“它是两岸独特的基因,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,并非有些人说消除就能消除的”。

  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杨渡认为,文化从来不是两岸间的阻碍,短期内,一些政客似乎可以对中华文化的传承采取阻挠手段,但长远来看,文化力量很难为政治左右。

  他举例道,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,宝岛曾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遭遇文化断层,但无数民众在光复之日表示“重拾尊严”,感慨“终于成为堂堂正正的公民”;又如两岸在20世纪80年代开启交流前隔绝数十年,但往来之门一旦打开,民众就自发返乡寻根、祭拜祖先;再如当下民进党当局在台湾推广的所谓“本土文化”,其实都是根植于中原的河洛文化,核心仍属中华文化。

  杨渡说,中华文化流淌于两岸民众的血脉之中,具有如此丰厚的生命力,难以被短暂的政治因素所撼动。

  “文化是两岸共同的语言和养分,是两岸交流最有力的桥梁和工具。”峰会期间举行的文学论坛上,台湾诗人陈义芝如是发言。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也表示,透过写作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跨越两岸、恒久绵长。

 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,祝勇近年以故宫文物南迁为主题展开创作,越发感到两岸故宫互为补充,缺一不可。他认为,两岸故宫收藏的历代文物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最有力见证,都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的经历,宣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。

  从台湾端午粽子的南北之争,到台北街头汉服青年的衣袂飘飘……在台湾知名作词人方文山看来,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存续更在于其现代化传承。他说,传统文化在台湾始终存在,目前只是囿于某些因素未得到大力推广。

  作为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发起人,方文山致力于传播汉服文化已有12年,他欣慰地看到穿汉服已成两岸文化风气。“汉服没有门槛,年轻群体穿起来不会感到突兀,这源于两岸同胞自发的文化亲近感。”他认为,以这样的形式吸引年轻人“入圈”,可以帮助其在了解汉服的文化旅程中,进一步把握文化归属感、民族认同感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香气四溢!一起围观河北坝上烤羊大赛

降温的同时,北方地区伴有4~6级偏北风,阵风7~9级。大风还会刮起沙尘,今起三天,西北地区大部、华北等地有一次沙尘天气过程。其中,15日08时至16日08时,新疆东部和南部、内蒙古西部、青海西北部、甘肃中西部、宁夏、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,内蒙古西部、甘肃中部局地有沙尘暴,公众请注意做好健康防护。

体检前一定不能服药……是真是假?|谣言终结站

此次嫦娥六号任务,计划前往月球背面南极-艾特肯盆地,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,去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、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。从火箭发射到嫦娥六号取到月背样品返回到地面,整个过程要经历50多天。专家介绍,这50多天,嫦娥六号任务设计周密,环环相扣、步步关键。

船儿满江鱼满舱 第二届钱塘江开渔节启幕

受强降水影响,江苏省水利厅6月29日4时发布秦淮河洪水蓝色预警。6月29日3时,秦淮河东山站水位涨至8.82米,超警戒水位0.02米。

罕见高规格!关键时刻,中央再度释放这一信号

“训练中,机组人员不仅要时刻掌握周围环境和目标海域情况,还要进行分析研判、精准定位,并与舰艇保持通联,实现信息共享。”据该部领导介绍,此次训练,他们临机设置遭“敌”跟踪监视、电磁干扰、多批次多目标识别等复杂情况,旨在检验部队应急反应和舰机协同配合能力,提升反潜作战水平。

应急管理部:截至8月底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5.6%

目前,我国在燃气轮机设计、制造方面已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。李鑫表示,他将和团队继续研发更大功率燃气轮机和纯氢燃气轮机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